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成都平原重要产粮区没有绝收,能收获大概十之八、九的粮食。
但更广阔的区域,只能有六个字来形容,“秋大水,禾无苗”。
这是《春秋》中时常出现的六个字,如今出现在了蜀郡。
“我要去巴郡借粮。”李冰道,“朱襄,你暂代郡守一职。”
朱襄道:“巴郡可能也遭遇了洪水。”
李冰苦笑:“巴郡的主要城池在山上,他们会好许多。而且,巴郡豪强林立,基本没有平民立足之地。所以他们的粮食会很多,很多。”
朱襄略一沉思,明白了李冰的话。
巴郡因为基本在山区,以开矿富裕,所以比蜀郡还要闭塞。虽说巴郡也已经废国立郡县,但比蜀郡更像是一个独立王国。
在这样的独立王国,即便遭遇了洪灾,李冰也能借到粮,因为他们的平民相当于奴隶,根本不算人,不用吃粮食。
李冰此举,就是只顾蜀郡的平民,不顾巴郡可能比蜀郡更惨的平民。
朱襄心里不赞同,但心里说不出阻止的话。
人能顾得上眼前就不错了,即便同为秦国人,李冰是蜀郡的官,他就要优先管着蜀郡的平民少饿死。
何况,李冰不是带兵去造反,抢夺巴郡的粮食。
他只是去借粮,让巴郡郡守为他和巴郡豪强牵个头,卖一下脸面而已。至于别人给不给粮食,给多少粮食,是别人说了算。
但朱襄知道,李冰肯定能借得到粮食。
成都平原即便还没有都江堰,也是西南最为富庶的地方。其中蜀锦和南北往来的货物,都是巴郡豪强所希求的奢侈物品。
他们讨好了李冰,李冰就会在商路上给他们行个方便。
郡守府有从巴郡来的官吏,他为李冰介绍了巴郡主要的豪强。
巴郡的豪强以巴为姓氏,曾经被秦王尊为巴人的领袖。现在立郡县之后,虽然他们没有了这个名誉,但在巴郡仍旧如国王一样尊贵。
他们发现了丹砂矿后,财力更胜一筹。巴氏所在县城中,三分之二都是他们的族人,剩下的人也依仗他们存活。他们有独立的武装,铸造了高耸的堡垒,所在的县城基本成了他们的封地。
如果要借粮,肯定是向巴氏借最为妥当。
朱襄听到官吏所介绍的巴氏,有了熟悉的感觉。
等李冰快要离开的时候,他才记起熟悉的原因。
那巴氏,或许就是著名的巴郡寡妇清所在的家族。寡妇清所在家族就是这样,独占了丹砂矿之后迅速富裕,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将县城变成了自己的“封地”。
这也是秦始皇表彰寡妇清的原因。
秦始皇表彰了两个商人,一个是寡妇清,一个是姓乌的畜牧商人。他们二人共同的特点就是已经拥有了独立的武装,所在的地方仿佛独立的王国。
秦始皇以表彰他们为由,让他们二人进咸阳领赏,之后就迁徙他们的族人进咸阳。
他们二人去了咸阳之后,秦始皇迁地方豪强进咸阳的阻碍就基本扫除了。
而寡妇清和乌姓商人的家族和产业之后再无记载,显然,他们的产业大概都被慷慨的秦始皇买了。
秦始皇墓中的水银,有一部分就是从寡妇清家族的丹砂矿中提取的。
朱襄低头看了一眼眉头紧皱,苦大仇深的政儿。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