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49 章 农耕帝国2(第7页)

周朝时实行井田制,现在的汉字“田”就起

源于井田制。

秦朝商鞅变法后,商鞅废除井田制,在亩的大小上修改了数字,把井田一亩大小的100步改成了240步,变大之后最明显的好处就是更适合耕牛施展畜力。

而亩产面积变大,赋税并没有提高,平均下来每亩地的赋税降低了许多。

——当然,这样对农人的压力也更大了,促使农人不得不去借铁农具和耕牛,日日夜夜都在田地间劳作,彻底沦为秦国“耕战机器”里被压榨的劳动力。

【秦国改革后的耕地制度,加上它的地理位置,更适合粟的种植。】

【粟耐旱、耐贫瘠、喜温暖、适应性强,而且对土地不挑,盐碱较轻的地区也能种植】

【秦国凭借粟快速的粮仓充实起来,再加上后来韩国君王倾情赞助郑国修建的郑国渠,让关中之地水土肥沃,粟的产量更高了呢!】

“哼,若不是我韩国的郑国,秦国现在一样吃糠咽菜!”

从韩国来的小官吏恨恨地吃一口碗里的粟米饭,一想到自家国君的昏招,再一想到自己碗里的粟是来自韩国的郑国修建的郑国渠浇灌出来的,眼泪差点都出来了。

同样是国君,大秦一代比一代强,韩国怎么就一代比一代蠢呢!

好恨啊,韩国如果有一条郑国渠,他哪还用来秦国谋差事。秦国再好,也不是韩国。

越想越气,再吃一碗!.

“还是在大秦吃得多,我在宋国时早餐最多三分之一斗,在大秦竟然早餐都能吃半斗嘿嘿。”

从宋国来到秦国的小官吏,捧着饭碗吃得美滋滋。他一边吃一边看向城墙下筑城休息的刑徒,看着他们碗里官府刚刚发放的口粮,更加羡慕了。

“秦国连刑徒、奴隶都能吃这么好,等以后我回去探亲,把我其他家人也带来秦国!”

旁边的老秦人慢悠悠吃着粗糙的粟米饭,没有开口说话。

他没说,并不是所有秦人都能吃到粟米饭,也不是一直都能吃到粟米饭。

以前大秦穷得时候,贫民百姓、小官小吏,谁不是肚子饿得咕咕叫。

也是变法之后,粮仓粮食多了,他们这些身为官吏的能吃得好点,去民间看,贫苦人家吃不饱的还是有很多。

老秦人悠悠叹一口气:天幕说后世大秦一统六国,那时的老秦人应该吃得更好了吧?

可惜,他老了,看不到咯!

【当秦国农业越来越发达,农耕技术走在所有诸侯国的前列,而其他国家先后遭遇饥荒、粮灾时,就注定了结果是秦国的胜利】

【而当秦朝放弃了农民,把为秦国贡献最多的农人压榨到不得不喊出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时,也注定了秦朝的灭亡】

【成也农,败也农】

【历代帝王口口声声重视农业,又有几人是真正的把农业、把农人看在眼里?】

李世民向魏征拱了拱手,感慨道:“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是魏征对他上书的内容,而这一则观点,出自《荀子·哀公》,讲述的是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

在荀子提出这一观点的一千多年后,才出现了李世民这一位护民的千古明君,并且将措施实实在在的落实到了百姓身上,让百姓真正感受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太平生活.

嬴政沉默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商鞅即使给了大秦改革好的制度,依然避免不了百姓造反大秦灭亡。

大秦真得把百姓逼得太狠了吗?

他已经下令停止修阿房宫了,但是长城不能停,骊山墓也不能停,还能如何休养生息?

恰好,天幕说到了汉朝。!

热门小说推荐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