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章 鱼梁庄财务实录(第2页)

负责粮食收割管理移库的管事顿时自信满满道,“好教十一爷知晓,目前庄子共有耕田350亩。最上等的灵田10亩,所种植的灵谷两年一熟,亩产三石上下。”

“中等灵田40亩,所种植灵谷也是一年一熟,亩产略低,仅有两石半左右。”

“下等灵田100亩,所种植的灵谷一年两熟,产量尚可,亩产也有两石,但品质远不如一年一熟的灵谷。”

“其他基本上都是普通的田地,所种植的粮食也只是普通的凡粮,大多自产自销......”

诸多管事你一言我一语,外加上老周头在一旁补充细节,钟立霄总算是搞清楚了鱼梁庄的产出和收益的情况。

穿越这么久,对于这个世界的度量衡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一石大概相当于前世100斤左右,最上等的灵田亩产也不过300斤。

再联想到前世杂交水稻10001500斤的亩产......袁老千古,国士无双!

不客气的说,对于钟氏而言,40亩中等灵田,100亩下等灵田,加起来的产出都不如那10亩上等灵田。

因为。

10亩上等灵田出产的粮食两年一熟,在品质上已经非常接近白云观定义的“一阶灵米”。

主要作用就是用来缴纳给白云观的供奉,在市面上卖的非常贵,一颗下品灵石只能买10斤。

要知道这可是灵石,而不是凡间的金银,对于修仙者而言都是种奢侈品。

而中等灵田和下等灵田所产出的普通灵谷,在白云观这等上宗修士眼里,那都只能算作是凡米、粗粮。

主要供给杂役,或用来酿酒,或酿制成五谷精粹、灵液玉露。

在价钱上大跳水,一块灵石甚至能买上一石。

而这些在桃源钟氏这边,却是十足的好东西。

甚至还再次对这些上宗眼里的“粗粮”进行了细分,中等灵田产出的这种一年一熟的灵粮,就被视为上好的“粳米”。

至于下田产出的一年两熟的灵粮,则是分类为最普通的灵米。

像是钟立霄这等伪灵根子弟,最普通的灵米也只能做到限量供给,每个月只有十斤左右的限额。

更多的时候,还是吃真正意义上不蕴含灵气的凡粮。

至于上等灵田产出的两年一熟,在白云观眼里不入阶的灵米,在钟立霄记忆中貌似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

至于其味道,更是让钟立霄念念不忘。

一番统筹计算后,钟立霄无奈发现,种地是真不赚钱。

别看十亩上等灵田每两年都能产出3000斤左右的灵米,貌似能赚300块下品灵石,但关键是这些灵米主要用来缴纳白云观的供奉。

不算作灵石收入!

至于中等灵田每年产出灵粮100石,下等灵田每年产出的400石,统共算起来也就只能卖500600个下品灵石左右。

要知道在整个桃源钟氏,像是鱼梁庄这样的田庄也就只有二十个左右。

光靠田庄的收益,年收入也不过10000下品灵石上下。

而这笔收益大头还要用来供养老祖结丹,二伯筑基,外加上其他仙苗修行。

实惨!

要知道一件好一点的中品法器,售价就能高达上百块灵石,上品法器甚至能够卖到三百块灵石上下。

这剪刀差......穷逼不配修仙!

桃源钟氏好歹也是有筑基的修仙家族都混的这么惨,真正的散修身家有多寒碜可见一斑。

至于鱼梁庄的运作模式,则主要是将灵田分散租给有特殊资格的种田好手耕种。

产出的灵粮品相越好,产量越高,就能对等领取同等重量不同倍数的凡粮。

上田三倍,中田两倍,下田一点五倍。

至于只出产普通凡粮的田地,佃户则需要反过来交租。

也因此在鱼梁庄租种的灵田越多,代表种田技术越好,既是一种认可和荣誉,也是实打实的利益。

因不需要再给朝廷缴纳苛捐杂税,老百姓们也极其感念钟氏的仁德。

热门小说推荐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