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3章 嬴政欲设咸阳大考为暖阳大佬加更(第2页)

王绾道:“廷尉连坐之言虽不可行,但确有其理,如何确保举荐或招来的贤才有真才实学,又可为大秦所用?”

听了会儿群臣发言的嬴政道:“寡人倒有一法,举荐也好,千金招贤也罢,寡人统统可以应允,但招来的贤才若要得封官职,须得进行考核审验。”

“寡人准备于咸阳开一场大考,凡天下贤才皆可参与。”

“寡人将会出题,由其等作答,择其中优者为官!”

考试制度在华夏史上由来已久,但嬴政此刻提出的咸阳大考是从李念所说的后世科举所想到的灵感。

一念通而万念通,嬴政突然想到了一个通过大考将人才从六国贵族那边争取过来的办法:授予在大考中优异者荣耀名誉,并将其等姓名传扬于天下。

听李念说那宋朝科举有“东华门唱名者方为好男儿”之言,说明那些参加科举之人也图名。

到时,只要接受他授予的名誉,那这些人日后如果再想帮助六国贵族反抗大秦,就会为天下人所指:

秦皇给了你那么大的荣耀,向天下宣扬你的名字,你却帮助那些六国贵族叛乱?

呸!

如果这些人接受了他的官职,那就更好了,就只能被名誉荣耀这条缰绳拴住,老老实实为大秦做事,若敢不尽心,便是不忠不义,为天下人所耻。

嬴政刚将他咸阳大考的设想提出,王绾便道:“大王,此法虽可选拔出有真才实学之人,却无法选出会忠心效力我大秦之人。”

嬴政笑道:“丞相勿忧,寡人已有解决之法,授大考中优异者名衔,如大考最优者为一特殊名衔,其次又为一,再次者还有……”

众臣很快反应过来,李斯眼睛发亮,为这办法叹服,他道:“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王以大考排名,定天下第一,必能吸引众多贤才聚于咸阳。而其等名衔为大王所授,若不忠于大王,必会受天下人唾骂。大王之谋,臣李斯叹服!”

古人只是不如现代人见多识广,有时找不到思路,但一旦思路被打开,其想出的办法不比现代人差。

李念尚未和始皇详说科举,始皇却已经琢磨出了科举的妙用,还计划给咸阳大考的成绩优异者排序,赠授他们名衔。

古时王朝灭亡,有些大臣明知大势已去,为何还在效忠,甚至以身殉国?

其中正有这种知遇赏识、赠授名衔之恩。

而在大秦这个时代,此类风骨更甚,人们重然诺,轻生死,一饭之恩尚可以千金相报,何况赠授名衔这等大恩?

众臣都能想到咸阳大考的消息放出去后,会有多人赶赴咸阳参加这场大考?

怕是仇恨大秦、出身六国贵族的某些人也会忍不住,想来会一会天下贤才,争那大考第一吧?

肯定也有人不屑一顾,识破其中的算计,不会来参与,但更多人会来。

因为名就是这么吸引人!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咸阳花。

热门小说推荐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