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以后都吃大食堂了,家里多余的铁锅铁铲就用不着了嘛。总之,除了必要的农具,其他铁的玩意该捐的都捐!
队里一直忙忙碌碌折腾到9号寒露,地里的作物勉强收获过半,关键小麦也到播种的时间。
于是有限的人手大伙愈加忙碌,可谓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
这时候实行的是“一平二调三收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
男女老少社员都是赚工分的,根据体力划分成不同的劳力。
社员不论男女,只要满了18岁即成为整劳力,不满18岁的青年男女和超过50岁的大龄妇女为半劳力。
整劳力一天三出工,早上2分,上午4分,下午4分,全天计10分,叫做“一个工”。
折算成钱的话,也就一毛钱左右。
半劳力干一天活儿记6分工,如果早上加班同样增记2分工,全天可以挣到8分工。
分配制度实行“人六劳四”。
如果一家没有劳力,他们只能分得实物的十分之六,这十分之六的实物要作价,也就是欠生产队钱。社员们把欠生产队的钱俗称“六钱”,还生产队的钱俗称“拿六钱”。
徐得庸他们下乡每天也都是按“一個工”来计算。
不过,这些日子连续高强度的干活,可是累苦了陈雪茹和杨典。
范金有勉强能跟上,但也累得没啥其他小心思了。
听队里人传的小道消息,陈雪茹这娘们累得晚上睡梦中都哭哩!
唯有徐得庸还游刃有余,并且逐渐成为主要的劳力,队里人谁提到他都会竖起大拇哥称赞。
并且,徐得庸手艺也渐渐显露出来,各种筐子、车子、农具的修修补补,他那工具给捣鼓捣鼓总能修好继续用。
要不是忙的没时间,找他收拾东西的指不定会更多!
忙呀忙,每天闭眼就睡觉,睁眼起来就干活,到点吃饭,日子不断循环。
忙过了重阳,又到霜降,秋收也已经到了尾声,可以喘口气,想要休息还是不行。
除了各种秋收、种植的收尾,大白菜也快到收获的时候,要加强后期的管理。
毕竟大白菜可是关乎人们整个冬季餐桌上的主菜,不重视可不行。
翌日,10月25日,报纸上发表了关于“办好大食堂”的社论。
社论提出了办好大食堂的具体要求,比如食堂饭菜多样化,饭要粗细搭配,有干有稀,菜要多种,有菜有汤,尽量免费供应酱油、醋、葱、蒜、辣椒等调味品。
要注意改善伙食,应当争取每月吃两三次肉,每逢节日会餐。
食堂要讲究卫生,要有自己的蔬菜基地,对年老社员、儿童、病员、孕产妇应在饮食上适当照顾,要利用旧有房屋改建饭厅或尽可能地新建简易饭厅等,可谓事无巨细,都作了详细的要求。
某些地方还恢复了“供给制”,
一时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传遍大江南北的口号。
与此同时,徐得庸他们劳动的日子也快到尾声。
这一日下工后,徐得庸还收到了徐慧真寄来的一封信,信里有个让他极为意外的消息……!
…………
(本章完)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