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7章文武兼修育人才(第1页)

正当他埋头苦干之际,内侍来报,说是礼部尚书孟本求见。

朱允熥让他进来,只见孟本一脸严肃地行礼:“拜见平西王殿下。”

朱允熥笑道:“孟大人不必多礼。有何事吗?”

孟本欲言又止:“殿下,老朽冒昧前来,是为了新式学堂一事。”

朱允熥挑了挑眉:“哦?孟大人有何高见?”

孟本犹豫了一下,还是直言不讳:“殿下,老朽以为,设立新式学堂是好事,但若完全抛弃传统经学,恐怕有违祖制啊。”

朱允熥恍然大悟:原来孟本是担心新式学堂会冲击传统的科举制度和儒家教育。

“孟大人多虑了。新式学堂并非要取代传统教育,而是作为补充。我大明之所以需要这样的学堂,正是因为单靠传统经学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孟本还是有些担忧:“可是,若学子们都去学这些‘实用技术’,谁还去读圣贤书,参加科举?”

朱允熥笑道:“孟大人,科举取士的传统不会变,士大夫的地位也不会变。新式学堂培养的是另一类人才,他们与读书人并行不悖,各司其职。就像神机营不会取代传统军队一样,新式学堂也不会取代传统学府。”

听了朱允熥的解释,孟本这才稍稍放心:“既然殿下这么说,老朽就放心了。不过,老朽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

“请讲。”

孟本道:“新式学堂虽好,但也不能完全抛弃经学。老朽建议,在教授那些‘实用技术’的同时,也应该加入一些经学内容,让学子们明白做人的道理。”

朱允熥点点头:“孟大人所言极是。我正有此意,新式学堂会保留一定的经学课程,不会让学子们成为只懂技术而不懂道理的匠人。”

孟本大喜过望:“殿下英明!如此一来,老朽就彻底放心了。”

送走孟本后,朱允熥提笔写了一首《新学颂》:

“天地之大,万物待解。

格物致知,探微究玄。

旧学虽好,未尽真理。

新知日出,如日方升。

立堂授艺,育才兴邦。

格物穷理,算学精微。

工匠制器,医者救人。

四学齐开,人才辈出。

大明兴盛,全赖新知。

愿我子孙,勤学苦思。

他日成才,报国安邦!”

这首诗表达了朱允熥对新式教育的期望,以及对培养新型人才的憧憬。

写完诗后,朱允熥命人将其刻在石碑上,立在第一所新式学堂的门前,以彰显其重要性。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允熥马不停蹄地筹备新式学堂的事宜。

热门小说推荐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