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刚进城,朱允炆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街道宽敞整洁,行人熙熙攘攘,摊贩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派繁荣景象。
黄子澄也是一脸惊讶:“确实变化很大,上次我来这里的时候,还是一片萧条呢。”
两人走在街上,不由自主地多看了几眼。
“三皇孙仁德!三皇孙万岁!”
突然,街角传来一阵欢呼声,引起了朱允炆的注意。
循声望去,只见一群百姓围着一个粮食铺子,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什么情况?”
朱允炆好奇地走近,只见店铺门口贴着一张告示:
“三皇孙殿下推广新型稻种,今年秋收在即,粮价必降。本店特此提前降价,以惠及百姓。”
朱允炆看完,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殿下,看来三皇孙的新型稻种是真的啊,连粮商都开始提前降价了。”
黄子澄小声说道。
朱允炆咬了咬牙:“继续去看看,我不信这么短时间他真能让一个府的百姓都感恩戴德!”
两人继续在城内转悠,看到的情景却让朱允炆越来越沮丧。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夸赞朱允熥的话语,什么“三皇孙真乃仁德之君”、“三皇孙为民办实事”之类的,听得朱允炆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尤其是当他们听到几个农民正在兴高采烈地讨论“新型稻种亩产翻倍”的消息时,朱允炆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
“他妈的,朱允熥这个王八蛋,竟然真的搞出了高产作物?!”
朱允炆气得直跺脚,一腔怒火无处发泄。
黄子澄叹了口气:“殿下,事已至此,我们还是先去田间看看,确认一下那些稻子到底是不是真的产量翻倍。”
朱允炆点点头,随即带人出了城,直奔郊外的稻田而去。
刚到田边,朱允炆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只见一望无际的稻田里,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压弯了稻秆,每一穗都比普通稻子大出一倍不止,颗粒饱满,一看就是丰收在望的景象。
“这……这怎么可能?!”
朱允炆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黄子澄也是一脸震惊:“殿下,这稻子确实不同寻常,穗大粒多,至少比普通稻子产量高一倍!”
朱允炆气得浑身发抖:“朱允熥这个混蛋,他是从哪里弄来的这种稻种?!”
黄子澄摇摇头,表示不知。
就在这时,几个农民走了过来,看到朱允炆一行人站在田边,好奇地问道:“几位是外地来的吧?来看我们的新稻种?”
朱允炆强压怒火,挤出一丝笑容:“是啊,听说贵地有新型稻种,特意来看看。”
一个老农笑呵呵地说道:“这可都是托三皇孙的福啊!这新稻种是三皇孙亲自带来的,说是他研究了好几年才弄出来的呢!产量比老稻子高一倍不止,我家种了五亩,今年至少能多收十石粮食!”
朱允炆听得心中一阵抽痛。十石粮食啊,按照现在的米价,那可是二十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了!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