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赵骏就回敬了一个中指道:“别欺负我不懂啊,我学历史的,赐同进士出身官场地位低,升迁慢。清朝曾国藩就因为是同进士出身而相当自卑,同僚用如夫人、同进士嘲讽他他就翻脸。”
“呵呵,这你就不懂了,在我大宋,特奏名可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普通人就算是想要得到也得不到呢,在官场当中虽有些看法,但与普通进士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异。”
赵祯笑着同样继续比划着中指:“而且你没有通过科举取士,自然就只能通过朝廷赐予和门荫入仕,可你户籍里记载父母双亡,除非给你过籍到某位赵姓大员的名下,否则不能门荫,还是只能科举。”
“我读书多,你骗不到我。还莫大荣誉,莫大耻辱还差不多。我以后还想进入官场朝堂,赐同进士出身什么地位我还不知道?到时候处处受制于人。”
赵骏这次换了双手一起比划:“就是门荫也不行,别以为我不知道,宋朝门荫不能当高官,这里所有人都是进士出身,包括老吕。不就是考试吗?让我考中就行了,我要当状元!”
我要当状元?
众人互相对视,然后所有人都捧腹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赵骏太乐了。”
“骏小子,你是在跟我等相戏耍乐吗?”
“赵骏啊。”
晏殊笑得眼泪直流道:“我知道你心高气傲,但你知道十年有多少个状元?”
“十个?”
赵骏试探性问。
“我朝一般两年开一次科举,今年八月秋闱,明年二月省试,三月殿试。有时三年才开一次,因而十年之内,状元人数不过四到五人。”
晏殊笑道:“而这名状元一路走来,需要参加近二十万人的解试,再参加四五千余人的省试,最后再参加一百多人的殿试,层层选拔,可谓是二十万人中出一。你不读书经,又怎么能考得到状元?”
“是啊。”
王曾也笑道:“你有所不知,这特奏名虽然只是第五甲,但也能让无数举子为之癫狂。要知道我大宋两年才取士一次,每次取士不过一百余人,即便是特奏名,也是万里挑一。”
虽然赵骏嫌弃赐同进士出身的身份,但那是因为他站在后世人的角度,觉得赐同进士出身身份太低了,配不上他。
可要是站在宋朝人的视角,即便是同进士出身,那也是光宗耀祖。
原因在于录取率!
根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宋初赵匡胤时期,每年参加乡试的人数高达十多万人,这个数字到仁宗朝已经是二十万,到南宋理宗朝则达到了四十万。
而参加乡试的人多,录取率却低得发指,如北宋徽宗崇宁五年,有十八万人参加乡试,只有2334人通过考试,录取率1.29%。
虽然从举人考到进士的录取率比乡试稍微高一点,几千人里面能进一百多个,但也是凤毛麟角,少得可怜。
因此如果按录取率的话,人大的录取率还真不算什么,清华北大都比不上。
但赵骏依旧是一脸嫌弃,说道:“问题是特奏名在官场的地位也实在是太低了点,不是我瞧不起特奏名,而是我既然要干大事,起点是不是应该更高一些?”
“有我们在,难道还怕你起点不高吗?”
吕夷简笑道。
赵骏摇摇头:“我觉得没吕相公想得那么简单,你们给我安排的身份是父母双亡对吧。”
“是啊。”
“我一个无父无母,没有丝毫背景的普通汴梁人,还是多次考试不中,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入仕者,你们说我在官场的地位有多低?”
“额……”
众人互相对视,自古以来门荫入仕和赐同进士出身的在官场鄙视链当中就是最底层。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