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4章 荀子木拐杖(第4页)

虽然咸阳学宫的弟子们正在将竹简上的书籍抄写到纸张上,荀子仍旧喜欢手握竹简。

韩非问道:“这、这样也是?这是荀子、荀子的仁?”

荀子道:“不仅仅是我的仁,更是先师孔子的仁。”

荀子眼睛看着竹简,头也不抬道:“别去学什么子夏孟子,他们是一群只会空谈道德,沽名钓誉的贱儒。他们扭曲了先师孔子的想法,是儒家的罪人。”

听荀子例行骂儒家其他人,韩非肩膀又抖了一下。

拜师荀子最可怕的事就是听荀子骂先贤。哪怕他自诩不尊先贤的道理,但也没说不尊先贤本人啊。

但荀子……呵,贱儒。

现在还尊重先师先人的韩非,不知道自己未来会继承荀子的毒舌,写了一篇和荀子差不多的骂人文,把非自己的学派都骂了个遍。

不过韩非还是没有荀子狠,只骂墨、儒、侠等大群体,对事不对人。而荀子是直接指名道姓。

例行骂完贱儒之后,荀子终于放下了竹简,说起了“仁”。

孔子表面上是周礼的维护者,实际上做的事全是挖周礼墙角。

比如周礼要求只有贵族能读书识字,孔子首开私学,别说底层士子,连当时连平民都算不上的“野人”都能入学。

孔子心中对人的最高评价是“仁”,但他曾经评价过当时品格几乎完美无缺的士大夫陈文子,都说不算“仁”。

孔子骂了很多次管仲,无论是思想理念还是私德,都对管仲颇有微词。

但管仲却是孔子难得夸赞为“仁”的人。

管仲让齐国安居乐业,让齐国不需要兵锋就能争霸,孔子大赞“如其仁、如其仁!”,一次不够还说了两次。

所以在孔子心中,“仁”非私德,而是能辅佐国君让国民安居乐业,即使不动兵锋去掠夺他人也能富国强民,这才孔子心中最高尚的人。

“所以如果秦王能在朱襄的辅佐下,将暴虐秦军变成了拯救天下的义兵,那秦王为何不能称‘仁君’?”荀子反问道。

韩非沉默。

荀子道:“你要去棉田看看吗?”

韩非道:“不去。”

荀子叹了口气,道:“那你要继续看书吗?”

韩非悲伤道:“看、看不进去。”

荀子拿起书简,道:“你什么时候想去棉田,我带你去。”

韩非默默地缩着肩膀,就像是想要蜷缩起来似的。

荀子瞥了韩非一眼,在心里叹气。

韩非什么时候能随时随地挺直脊梁和肩膀,他就出师了。

不过对韩非而言,只要他心中还有韩王室,无法抛弃自己韩国公子的身份,就很难吧。

唉,韩国宗室中重视韩国的就只有一个不受重视的旁系公子,这样的韩国,怎么会不灭亡?

热门小说推荐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