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68 章 结束(第2页)

一个口不对心地表示“其实我正思念你呢”,另一个则表示“这样的话你可真是好弟弟”。

当初听徐夫子讲史提到这段故事,谢拾当场笑了出来。这是什么仁慈宽厚的圣君舜帝?在他看来,分明就是个腹黑怪嘛。

回到考题上来。

万章与孟子的对话正是由于舜后来当上天子却放过了数次谋害自己的象,仅仅只是将人流放,万章向孟子询问其中缘故,本意是觉得这刑罚太轻了,哪知孟子却回答道:“封之焉,或曰放焉。”

——实际上是分封,有些人以为是流放。

万章显然是被整不会了。

他的质问力度瞬间上去了。

【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2]

——简单来说,共工、驩兜、三苗、鲧这罪大恶极的四害,在舜的手下不是流放就是被杀,象恶毒至此,居然还能被分封?他被封在有庳之地,有庳之地的百姓做错了什么要被他祸害?旁人有罪就惩处,亲弟弟有罪却分封,这是仁德之人所为吗?

谢拾边默边点头,对千年前的万章发出无声的赞同——这质问未免也太犀利了!

可惜亚圣孟子不这么想。

【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3]

——孟子表示:这怎么就不是仁德之人所为呢?对弟弟就该不怀恨不埋怨,亲近爱护才对。

之后一段,孟子进一步延伸,传达儒家“亲亲”思想,即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让弟弟也过得富足尊贵那不是很合理吗?

这一段谢拾边默边摇头。

尽管他并不赞同,不过……既然是为了科举,那么孟子他老人家

说什么都是对的。()

巡查的考官注意到他时而点头时而摇头,全然忘我,再看他那张明显稚嫩的脸,不禁怀疑这孩子是不是被压力逼出了什么毛病。

?嬴天尘提醒您《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举》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惟有胖狸猫笑得滚来滚去。

谁教宿主的反应如此有意思呢?

而谢拾依旧沉浸在思考中。

孟子解释完“封之焉,或曰放焉”这句话的前半句,万章无话可说,只好追问道:“既然如此,为何说有些人以为象是被流放?”

孟子的解释是:象虽然被分封,但他并没有实权。实权都掌握在舜派过去的官员手中,象只是被好吃好喝地养起来而已。所以其实不用担心他残害当地百姓,毕竟他并没有为所欲为的能力。舜养着他,主要是每次想念弟弟时就把他召到都城见面。

在草稿上默完这一段,谢拾差点笑出声。孟子一本正经说出这种话,真的好吗?舜所谓的“想念”弟弟,它是正经的“想念”吗?总觉得对象而言是一次又一次受惊。

总而言之,这一章表达的主题大概就是天子宽厚仁慈,亲爱手足,以仁德治天下。

尽管谢拾内心对“仁德”打上一个问号,可此时的他只是莫得感情的考生而已。

这些年来他早已明白,四书五经中亦有糟粕,不过做文章时高举圣人之言便足矣。

他下笔如飞,直接正破:“大贤论舜之待弟,其仁也大焉!”

接下来就是长篇累牍地论述舜之仁德,以兄弟之和乐“推断”其必使天下人和乐。总之,把握住君子以仁立世就不会偏题。

谢拾在写完,只感觉整个人都好似被掏空。

他搁下笔,决定先填填肚子。

拿出“糍粑”,一口咬下。

……青云观掌厨的厨艺真高啊!

以上便是他的第一反应。

热门小说推荐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