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笫35章 空谈误国(第1页)

看完努尔哈赤的求和信,常洛陷入了沉思,此时的建州女真,尚未生出入主中原之意,眼下大明朝廷百病缠身,自顾不暇,缓一缓再收拾努尔哈赤也未尝不可。他召集孙承宗、袁可立、徐光启、毕自严、毕懋康、文震孟、张问达、杨涟、周延儒、温体仁,到文华殿中议事,想试探一下朝廷重臣对此事的看法。国之大事,唯祭与戎,大臣们传阅完努尔哈赤的求和信,谁也不敢轻易说话。常洛问道:"孙先生,你以为如何?"孙承宗最善体察人心,太子如果不愿与努尔哈赤议和,大可以置之不理。但努尔哈赤在辽东杀戮甚重,朝廷即使想议和,也开不了这个口。他略一沉吟,拱手答道:"老奴言语倨傲,信中仍自称天命可汗,仍擅用天命年号,反心昭然若揭。"常洛又问道:"众卿以为如何?"袁可立:"这不过是老奴的缓兵之计,毫无诚意可言,以臣之意,根本不必理会他。"徐光启:"黄河以北气温骤降,普降大雪,关外严寒可想而知,努尔哈赤这是饥寒交迫,实在扛不住了,朝廷不可给他任何喘息机会。"右都御史杨涟反应犹为激烈:"自古汉贼不两立,熊廷弼身为辽东经略,不该将此等乱臣贼子的信送到京师,莫非熊廷弼有媾和之意?"礼部尚书文震孟也说道:"摆在努尔哈赤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俯首待戮。穷途末路了,他竟然还想着以辽东边墙为界,割地为王,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工部尚书毕懋康、刑部尚书张问达也赞同杨涟、文震孟的意见。只有户部尚书毕自严字斟句酌说道:"老奴狼子野心路人皆知,朝廷自然不可放过他。但辽东十几万大军,后勤保障极其困难,若能休兵一年半载,也未尝不可以考虑考虑……"毕自严的话还没说完,杨涟就跳了出来,愤然说道:"毕堂部,你这说的是什么话?老奴妄图以辽东边墙为界,他这分明是把自己放在与朝廷对等的位子上了。如果与建奴议和,朝廷就是自降身份,尊严安在?体面安在?四海臣民会怎么看?三军将士会怎么看?身为朝廷大臣,可不能学秦桧!"万历二十二年,户部郎中顾宪成上书抨击朱翊钧,罢官回乡后开设东林书院讲学,专以针砭时弊、抨击朝政为能事,吸引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形成了"东林党"。"东林党"的主要人物有赵南星、左光斗、顾大中、高攀龙、杨涟等人,朝廷大臣叶向高、韩爌支持"东林党"。他们要求澄清吏治,取消矿税,清算税监、矿监,主张在辽东与建州女真作毫不妥协的斗争,在朝野内外声势极大。随着"东林党"的形成,其对立面齐党、楚党、浙党也逐渐形成,双方之间短兵相接,互不相让,党争之势愈演愈烈。"东林党"自诩为清流,特别热衷于挥舞道德大旗,和他们站在同一战线的就称为"君子",和他们观点相左的就一律称为"小人"。杨涟的几顶大帽子扣得毕自严毫无招架之力。他连忙辩解道:"我也没说过与老奴议和。我的意思是,既然老奴假求和,朝廷也可以将计就计拖延时间,然后筹集钱粮,整顿兵马……"杨涟又大声打断道:"老奴可以假求和,朝廷却绝不可以假议和!大义名分岂容商量!"东林党人最喜欢说这种正确的废话,却又让人无法反驳,毕自严苦笑道:"杨大人说的对,是我又失言了。"杨涟冷哼一声,“哼!我看你就是怕了建奴,贪生怕死之辈,有何颜面立于朝堂之上!”毕自严也是个火爆脾气,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杨涟骂道:“你这竖子,怎么一味胡言乱语!我也是一心为国,岂会惧怕区区建奴!你所言者,经也;我所言者,权也。你一个御史言官,全不知兵马从何处来,钱粮从何处来,唱唱高调,放放空炮,再轻松不过了。”杨涟反唇相讥:"什么经也权也,堂堂户部尚书,分明是有苟且偷安之心,才有这等无羞无耻之论!建奴屠我军民,毁我城池,是不共戴天之仇,岂可与之言和?"毕自严涨得满脸通红。"我说过言和了吗?我说过言和了吗?我说的是假议和拖延时间筹措钱粮。你这么清高,要不把家资全部捐作军饷!"杨涟:"我家无余财,清廉无染。"毕自严:"你清廉无染,难道我就是个贪官吗?"两人争吵不休,文震孟也指责毕自严,不该有议和之想。毕自严有口难辩,对文震孟说道:"文堂部,你是状元,写文章我的确不如你,你又是文丞相后裔,道德我自然不如你。但你我做大臣的,光有道德文章是不够的,还得通晓时务。和建奴死磕到底说来容易,但是钱粮从哪里来?要不这个户部尚书你来做吧!"文震孟愤然道:"巧言佞色,鲜仁矣!明明想求和,却不敢认账。"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毕自严百口莫辩,取下头顶乌纱帽,举得高高的,说道:"殿下,臣卑劣污浊之辈,不配与正人君子之流同立于朝堂之上,请赐臣归乡吧。"孙承宗道:"毕堂部,国家多事之秋,怎么动不动就是撂挑子?"毕自严将乌纱帽放在地上,又将玉带解了放在乌纱帽边上,转身就往外走。毕自严做户部尚书虽然只有两三个月,但尽职尽责,清查账目,清丈田亩,斥退冗员,弹劾贪官,追缴欠税,无不雷厉风行。徐光启、毕懋康天天和毕自严交接事务,自然知道毕自严的才干和人品,拦住他不让走,但毕自严却是非走不可,朝堂之上顿时吵吵嚷嚷混乱起来。常洛终于忍不住了,用力拍了一下书案,怒喝道:“够了!堂堂大臣,吵闹不休,斯文何在,体统何在!”太子的威严让众人都安静下来。常洛看了看群臣,缓缓说道:“孤知道你们都是忠心为国之人,但如今国家面临危机,更需要的是精诚团结,而不是互相指责。""都院是管风纪的,礼部是管祭祀的,户部是管钱粮的,各有各的职责。打仗打的就是兵马钱粮,户部尚书筹不来钱粮,自然希望尽量少打一点仗,这也是人之常情。""廷议本就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如果动辄扣上一顶秦桧的帽子,将来还有谁敢说真话?此种风气断不可长!""关于与老奴议和之事,孤会再仔细考虑,诸位爱卿也需冷静思考,切不可盲目冲动,自乱阵脚。”说罢,拂袖而去。杨涟这才会过意来,原来真正主张议和的竟是太子。:()挽明:努尔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

热门小说推荐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