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赋税(第1页)

提起宋代,一般人想到的是什么?

是繁荣,是商业发达,是风雅,是文化……

但对于宋三郎这种小吏,以及比他层次更低一些的小民来说,是赋税,是层层叠叠,怎么交也交不完的赋税,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新出现的杂税。

阎娇娇历史不好,对此没有直观的了解,但如果她历史稍微好点,便会了解一个不算冷的冷知识——徽宗朝,也就是水浒众人生活的这个时代,人口数量与唐代的开元年间不相上下,但税收最高达到唐代的9倍。

就算把隐户,以及商业发展等原因加进去,这个人口和税赋比例也是可怕的。

宋代的税制基本上延续了唐代的两税法,分夏税和秋税。

仅从正税来看,征收比例是很低的,不仅低于唐,甚至低于明清,但它的附加税和杂税却十分高昂。

例如台州的税目,计有上供钱、折帛钱、坊场正名钱等等,总共四十四项,其中的正税仅有上供钱、绸、绢、绵四项,其余四十项均为附加税和杂税。

而从建德府的征税来看,正税仅为20%左右,杂税为77%,役钱为275%。

这种奇怪的税制主要有两个原因造成,一个是中央和地方的失衡。

唐代亡于藩镇割据,所以宋代的统治者就采取了强干弱枝的办法,在财政上采取中央集权管理——中央计司核定州军必要的开支数额,由地方截留经费,其余财物均收归中央,称作上供。

在宋初负担不太大,吏治又相对清廉的时候,这个赋税制度其实还挺好的。

但到了中后期,随着宋夏等战争的进行,中央加大对地方的征调,地方经费便越发的捉襟见肘,最糟糕的时候,赤字是预算的三倍。

为了解决地方政府的问题,各地衙役自然要变着法儿的收税。

还有一个,就是在具体征收税收的时候,官府给收税的百姓定了一二三四等的等级,等级越高,交的税越多,责任也越重。

这原本是好意,但是大宋赋税太重,重到连一般的富户和小地主都支撑不起,所以他们会想办法将这些赋税转嫁给等无权无势的自耕农,把四等户评为一等户。

等自耕农们跑完,便是富农破产,然后便是小地主……

以宋三郎的见识,他还想不到可怕的连大地主都破产的状况,他现在能想到的,无非是他见到的中小百姓,“我们这里的县尊是个清廉的,只要能交够上面的,便不再多立名目,所以百姓还能活下去。

可济州那边的县衙贪的紧,还一心想要往上活动,恨不得刮地三尺。

底下的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便有趁夜抛弃田地户口,举家逃亡梁山的。

开始只是几个几个,后来便举家,举族结伴……唉,小民逃走了,富户雇不到人耕种,地里的庄稼收成便影响不少。

地方县衙为了避免考评受损,又不上报逃户,因此赋税也不会减少,我看再这么闹下去,他们也要跑了。”

阎娇娇对水浒的故事本身也不熟悉,提到里面的人物,脑子里也只能想到“土匪”

二字,哪里想到背后还有这么许多故事。

能让百姓放弃视之为生命的土地,可见当地坏到哪里去了。

“你也别恼,晁大哥跟我家是世交,他是石碣村保正,每年需要帮衙门催税。”

说到这些,宋三郎的声音小了些,“朝廷赋税甚严,不许催科,只接受凭由,分发给人户,依照规定缴纳。

如果又遇到顽固的,交不上税的人家,衙门可不管缘由,只勒令保长补齐,若补不齐,便要打板子。

晁大哥家中虽然殷实,也经不起这个折腾,这些年我虽从旁帮忙,但杯水车薪……他打上生辰纲的主意,多半也是被逼的狠了……他是懂庄户上的事情的,若是去了梁山,那些逃亡的百姓算是有福了。”

热门小说推荐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