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冗官(第1页)

厚厚的一摞名册被堆在赵谅面前,扬起的灰尘在阳光下游走,连素日寂静无声的内侍宫女们都接二连三地呛咳起来。

黄彦节如往常一般,放下东西就侍立到一边去了,反倒跟在身后帮忙搬运名册的小太监忽然驻留在原地,指着一堆堆故纸开口道:“官家,今在官凡一万二千人,其中文官……”

他话音未落,就被黄彦节拽住。

黄彦节又躬身朝赵谅道歉道:“架阁库里看守的新人,不懂事,还望官家息怒。”

赵谅摆摆手,让小宦官退下了,却见他离开前还不满地冲黄彦节看了一眼,似乎觉得对方挡了自己一飞冲天的道路一般,不由得失笑。

木讷,不善言辞,不会察言观色……宫里对黄彦节的评价,赵谅并非不知。

可即便抛却从前共同对付秦桧的患难之情,赵谅也更愿意有这么一个不会奉迎自己的人在眼前。

他讨厌去看这些密密麻麻的竖排文字,不想去思考错综复杂的国事,可他心里更清楚,如果什么都依赖旁人整理信息、出谋划策,就免不了被欺瞒蒙骗。

这个试图将名册上的信息整理成三言两语的小宦官如此,劝谏他增加科举人数的赵鼎未必不如此。

赵谅开始拿着名册看起来。

也不用他一个个对过去,总人数基本都写在每一册的最后一页。

在官人数确实是一万二千人,其中文官四千余名,武官七千余名,而且多是七品以下的选人和大小使臣,每年支出俸禄两百多万贯,与军费相比实在算不上什么——若单从开支上说,也许刚刚经历过战乱,冗官倒是没有赵谅想象的那么严重。

可等赵谅翻开南渡以前的记录时,还是没忍住深吸了一口气。

熙丰改制后,官员数量裁减到一万八千人,然而等到元祐年间,短短几年就增长到两万多名,到道君皇帝手上,竟然高达五万人。

也就是说,若他不加以抑制,官员数量就会急速膨胀,迟早有一天和“冗兵,冗费”

一样再次成为大宋的毒瘤。

何况就算如今,冗官也只是不曾影响到国库的开支,可将近半数没有实职的低阶官员们,同样给官场风气带来了许多问题。

这些人为了谋取实职,要么四处钻营,要么投奔到程门、苏门等诸多学派之下,发表议论,积累声望,日渐形成错综复杂、超脱于朝廷之外的派系。

赵谅不反对文人们开宗立派,可如今的学派之争,已经影响到朝局了。

所以赵鼎的提议,他是怎么都不会答应的。

然而赵鼎也没有骗他,一榜的进士不过几百人,终究还是恩荫占了大头。

所谓恩荫,就是高阶官员荫封自家子孙为官。

其中宰相家里甚至可以荫封数十人,所以赵鼎愿意告诉他“冗官之弊,多在恩荫”

,传出去,可以算得上大公无私了。

但恩荫恰恰是赵谅不好动的。

武官中的恩荫远比文官更泛滥。

可赵谅总不能在北伐前,和前线的那些将官们讲,你们去为大宋浴血拼命,你们的儿孙,不考武举就只能当平头百姓了。

赵谅只是穿越者,又不是傻。

况且军中的事与朝廷不同,历朝历代父子相继的都不少,他非但眼下动不得,将来也要谨慎。

可即便只看文官,要削减恩荫,也是在动朝臣们的蛋糕,只能在将来慢慢减少恩荫的名目。

反倒是白身的士子们,看起来才是最软的那个柿子。

但偏偏是这些人,才是朝臣中最重要的来源。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朝中官居高位者,多是进士出身,不减恩荫减进士,那是裁员裁到大动脉。

赵谅无奈地叹了口气,抬起埋进案牍中的脑袋,揉了揉僵硬的脖子,打算放弃裁撤冗官的计划。

>>

从计划到放弃,多么丝滑而顺理成章的过程。

热门小说推荐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